中小企業基本上是以省成本為主,如果面臨公司官網被搶網址註冊、辦公系統被植入木馬等資訊安全發生時,是沒有任何專責人員可以抵擋的,至於小店家雖然只使用社群網站來宣傳(例如臉書、IG等),還是會有仿冒帳號來進行欺騙顧客,致使商譽受到影響,常會有店名一字之差,或因網址相似度高,讓顧客錯買中計,進而投訴到原本正派經營的店家,等到顧客察覺要去退件或索賠,帳號已經消失,電話也變成空號,這類利用網路社群不易察覺微小之處的手法,讓顧客自己被釣魚受騙。
由於釣魚手法初期較難辨識,最好還是不要貪圖網路購物的方便,但不是所有人都善於使用3C來查詢,相關產品的公司也無專責人員做立即處置,大多消極或閃躲,認為這是顧客個人的行為,且公司也是受害者,另外,網路警察與政府數位資訊部門所要受理的案件太多,專業人員不足以協助,無法做單一處理,但如果式大批人受同一件釣魚詐騙,列為專案才有可能性。
為了資安不淪為空砲彈,主動下鄉是一種尚可接受的辦法,因為多數人都網路釣魚事件發生後,才警覺自己受害,然後投訴無門而自認倒楣,政府相關單位也只能用專線,或者完全看不懂的宣導手冊,但要讓所有人都懂,長期的種子教師培訓要擴散到每個職業層去講解,必須是常態,唯有這樣的初步建立網絡,才能減緩網路釣魚的資安事件危害到良善店家。